奶粉之禍 | 澳洲女富豪公開反對中企收購澳農場
發布時間:2016-02-03

用手機或平板電腦掃碼
繼續在永銘國際官網閱讀文章
分享給您的親朋好友更方便
因常常清空超市中的嬰兒配方奶粉貨架,中國代購大軍在澳洲可謂是臭名昭著。
2016年初,澳大利亞的媽媽們因為買不到想要的奶粉而出奇憤怒,在社交媒體上貼出有人在墨爾本超市“掃蕩”奶粉的照片。照片上,可以明顯看出,推著裝滿兩大購物車的罐裝嬰兒奶粉,在超市等待結賬的是4張亞洲面孔。
這些被澳大利亞媽媽發到社交網站的照片,讓“代購搶購造成澳大利亞奶粉荒”的說法成為媒體討論焦點。為了應對奶粉荒,澳大利亞超市不僅限購,有的超市還封號。查封的賬號多為華人姓氏。
超市奶粉被搶光
澳洲政府當局對此也表示很無奈,稱相關的限購措施基本上是由澳大利亞一些零售商制定的。“我們并未對超市作出這樣的規定,而他們這樣做也不在我們的管轄范圍之內。”
然而,更離譜的還在后面。
看準澳洲奶粉在中國市場的供不應求,一家中國公司準備買下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、規模最大的奶牛農場企業范迪門土地公司(VDL),自己來生產奶粉。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擁有25家奶牛農場和1.8萬頭奶牛。自1825年成立至今,其所有者一直不是澳大利亞人。
這一舉動遭到了澳大利亞一名女富豪的強烈反對。
據《澳大利亞人報》報道,澳大利亞女富豪簡·卡梅倫近日在堪培拉到處游說,希望聯邦政府不要將VDL賣給中國投資者,因為“中國人在養活自己方面壓力巨大,他們收購VDL以控制相關產品的生產。他們為了自己的食品安全,卻以我們的食品安全為代價。一旦收購成功,他們就永遠不會轉手。”
為了阻止中國投資者買下VDL公司,卡梅倫宣布參與競購,同時尋求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能出手阻止中企競購,并聯合澳聯邦議會的中立議員共同游說澳財長。
然而,卡梅倫的努力雖然得到不少議員支持,但塔斯馬尼亞當地商界卻并不買賬,他們認為來自中國的投資更好。
塔斯馬尼亞經濟學者索爾·埃斯萊克說,從國家的層面考量,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沒有理由阻止這筆交易。“如果聯邦政府受到蒙蔽而阻止交易,那么塔斯馬尼亞要想繼續吸引中國投資就將變得非常困難。”
目前,雖然這筆交易尚等待澳大利亞外國投資審核委員會批準,但發展形勢已經相當明朗。在中澳自由貿易協定實施之下,中國與澳洲未來的商貿往來只會更加頻繁,澳洲當局與商界也對中國投資人表明了十分歡迎的態度。